“燕窝还能做成即食的?”2011年,当福建品鉴食品有限公司创始人提出这个想法时,整个行业都在摇头。但13年后的今天,品鉴燕窝代加工厂不仅以“即食燕窝拓荒者”的身份改写了行业规则,更以年产能超1亿瓶、服务1500+品牌的成绩,成为国内燕窝代工领域的“隐形**”。
规模即底气:2万平米智能工厂的“硬核实力”
走进品鉴燕窝代加工厂的智能化生产基地,2万平方米的厂区里,12条全自动炖煮线24小时运转,工人身着无菌服穿梭其间,连空气都要经过三级过滤。这里每天能产出50万瓶即食燕窝,相当于传统作坊半年的产量。
“规模不是堆机器,而是对品质的**把控。”品鉴生产总监透露,工厂采用SSOP洁净标准,从原料筛选到灌装灭菌,全程设置48个品控节点。例如,仅燕窝挑毛环节,就要求工人用镊子剔除0.1毫米以上的杂质,误差率需控制在0.03%以内。这种“偏执”让品鉴成为业内首个通过HACCP+ISO22000双认证的工厂,其产品甚至能直供山姆、沃尔玛等高端商超。
研发即未来:千种配方的“创新基因”
在品鉴燕窝代加工厂的研发中心,40余名食品科学家正调试着一款新配方——将燕窝与胶原蛋白肽结合,打造“养容轻食”。这已是他们今年推出的第23款创新产品。
“传统燕窝市场同质化严重,差异化才是破局关键。”品鉴研发负责人表示,品鉴燕窝代加工厂拥有国内首个燕窝专项实验室,累计取得50多项国家专利,涵盖“高温瞬时灭菌”“无菌鲜炖工艺”等核心技术。更值得一提的是,品鉴燕窝工厂**的“千种配方库”能根据客户需求快速定制产品:为电商品牌设计高颜值瓶型,为实体超市优化成本结构,甚至为跨境客户开发符合清真标准的生产线。这种创新能力让品鉴成为新锐品牌的“孵化器”。
服务即口碑:从代加工到“品牌外脑”
“找品鉴代工,省心到离谱!”,“省心”,源于品鉴**的“全托管服务”:从包装设计、文案审核到物流配送,工厂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。甚至当客户因库存积压焦虑时,品鉴工厂会主动调整生产节奏,将大订单拆分为小批量多批次发货。
这种“客户思维”让品鉴燕窝代加工厂收获了超1500家合作品牌,其中既有同仁堂、雷允上等老字号。更难得的是,其合作客户续约率高达92%,远超行业平均水平。
行业即生态:从“拓荒者”到“规则制定者”
品鉴的雄心不止于燕窝的贴牌代加工。2024年,工厂在东南亚投资建设的“燕窝产业生态园”即将投产,这里将整合燕屋养殖、原料加工、物流配送等全产业链环节。品鉴创始人表示,未来工厂将开放数据平台,让合作品牌实时追踪原料溯源、生产进度等信息,甚至共享市场调研数据。
这种开放姿态正重塑行业格局。据中国燕窝产业协会统计,品鉴贴牌代加工的燕窝产品已占据国内即食燕窝市场38%的份额,其推出的“常温鲜炖”“燕窝肽饮品”等品类,更带动整个行业年增长率突破25%。
13年,从“吃螃蟹”到“定标准”
从2012年那条简陋的生产线,到如今坐拥2万平米智能工厂的行业龙头,品鉴用13年时间证明:在传统滋补品领域,创新与匠心同样重要。正如其官网那句标语——“上品可鉴”,这家企业正以“拓荒者”的姿态,继续书写中国燕窝产业的新篇章。